天桥脑科学研究院

 

今天,天桥脑科学研究院(Tianqiao and Chrissy Chen Institute, The Chen Institute)与《科学》杂志宣布,共同发起“AI驱动科学大奖”,旨在表彰全球范围内用人工智能技术(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在自然科学(包括生命科学和物质科学)研究领域解决关键问题、推动科学研究加速发展的青年科学家。

该奖项目前已经开放报名,可点击链接进行申请:

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page/how-enter-chen-institute-science-prize-ai-accelerated-research

《科学》杂志资深编辑Yury V. Suleymanov说:“我们很高兴能与天桥脑科学研究院合作设立这一年度奖项,以表彰那些通过人工智能取得重大科学研究进展的卓越成就。我们旨在奖励那些创新方法,不论是在尚未使用人工智能的领域,还是在那些用AI开辟解决问题新范式的研究中。”他表示,获奖的方法或研究不仅仅是某个团队探索结果的延伸,而应该被全球其他研究者借鉴,为其开创性利用人工智能提供灵感源泉。

天桥脑科学研究院创始人雒芊芊指出:“我们非常高兴能推出这一奖项,它不仅彰显了人工智能在科研加速方面的突破性进展,也旨在促进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创新。这些进展可能促进科学研究方式的改变,最终也将改善人类生活。”

申请者需提交一篇1000字的研究论文,描述他们最重要的研究发现,主题必须是利用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在其它科研领域做出了根本性的突破,而这些突破在未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前是难以实现的。

报名截止时间为2024年12月13日,《科学》杂志将组成专家评审委员会评比,于2025年7月公布获奖名单。大奖(The Grand Prize)得主将获得3万美元奖金以及《科学》杂志5年数字版订阅权,获奖论文将在《科学》杂志的纸质和电子版上发表。此外还设有最多两名优胜奖得主,各获得1万美元奖金和《科学》杂志5年的数字版订阅权,他们的论文将在《科学》杂志电子版上发表。

详情请见:

天桥脑科学研究院官方网站:

https://www.cheninstitute.org/prize

《科学》杂志官方网站(申报通道):

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page/how-enter-chen-institute-science-prize-ai-accelerated-research

16

2024-08

 

2024年7月24日(中国上海)——天桥脑科学研究院(Tianqiao and Chrissy Chen Institute, TCCl)与BCI协会(BCI Society)宣布,双方将于今年12月6日和7日在中国上海合作举办BCI Society & Chen Institute Joint BCI Meeting,标志着这一全球脑机接口领域顶级学术会议创办25年后首次落户亚洲。

天桥脑科学研究院创始人雒芊芊说:“我们非常高兴能与BCI协会合作,促进全球脑机接口领域的交流,非常期待能够借此机会展示该领域的一些最新发展成果。”

BCI协会主席Mariska Vansteensel指出:“脑机接口社区一直以来都相对缺少互动,本次会议将为整个脑机接口社区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同时也推动了我们‘促进全球脑机接口研究’使命的实现。”

本次会议邀请了国际顶尖科学家发表主题演讲,从技术、科研、临床等多个角度探讨交流脑机接口领域的最新进展和趋势。

讲者名单包括(按姓氏字母顺序排序):

  •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神经科学教授Grégoire Courtine和洛桑大学医院神经外科医生Jocelyne Bloch,Defitech神经介入治疗中心创始人

  • 美国匹兹堡大学物理医学与康复系副教授Robert Gaunt

  • 中国清华大学医学工程学院教授洪波

  • 美国犹他大学心理学系沉浸式神经调节和神经成像实验室主任Cory Inman

  •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终身科学家、阿奎坦认知和综合神经科学研究所Camille Jeunet-Kelway

  •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儿科和临床神经科学教授Adam Kirton

  • 中国华山医院院长、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主任毛颖教授

  • 德国弗莱堡大学神经科学与运动系主任Natalie Mrachacz-Kersting教授

  • 中国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主任蒲慕明院士

会议期间,除了主题演讲和圆桌讨论,还设置了中国青年科学家论坛,BCI大会深受欢迎的早餐会、午餐会等经典互动环节,以及参观和闭门交流等,为与会者提供丰富的沟通交流机会。该会议公开注册售票,欢迎有兴趣的神经科学、临床、人工智能、数据、新材料、集成电路等相关专业科学家和产业界人士参加。

关于BCI协会

BCI协会(The Brain-Computer Interface Society,BCI Society)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脑机接口学术机构,其旗舰活动International BCI Meeting自1999年在美国纽约首次举办以来,已成为该领域的标杆性学术会议。2023年第10届会议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办,吸引了来自全球39个国家和地区的237所实验室的近500位科学家。

关于天桥脑科学研究院

天桥脑科学研究院(Tianqiao and  Chrissy Chen Institute, TCCl)是由陈天桥、雒芊芊夫妇出资10亿美元创建的全球最大私人脑科学研究机构之一,总部设在美国。

TCCI与华山医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设立了应用神经技术前沿实验室、人工智能与精神健康前沿实验室;与加州理工学院合作成立了TCCI加州理工神经科学研究院。

TCCI建成了支持脑科学研究的生态系统,项目遍布欧美、亚洲和大洋洲,包括学术会议和交流、夏校培训、AI加速科学大奖、科研型临床医生奖励计划、特殊病例社区、中文媒体追问等。

24

2024-07

2024年3月23日,由天桥脑科学研究院(Tianqiao and Chrissy Chen Institute, TCCI)特别赞助的公益科普项目“高山科学经典”第100期导读在上海科学会堂举办。清华大学教授鲁白与多位科学家和学者们一起,导读了生物学“圣经”《创世纪的第八天》一书,共吸引了704万观众在线观看。

 

天桥脑科学研究院学术会议总监耿海洋博士

 

“高山科学经典”第100期导读由复旦大学副教授蒋昌建担任主持人,上海市科委副主任屈炜开场致辞。在导读后,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主任吴家睿、清华大学科学史系系主任吴国盛与鲁白教授圆桌对话,讨论如何营造原创科学研究的文化和生态。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授张文宏也在主题分享环节,讨论如何让科学成为一种文化。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赵东元,天桥脑科学研究院学术会议总监(中国)耿海洋,高山书院创办人&校长文厨,高山科学经典项目总负责人肖盾等嘉宾出席了本次活动。

此项公益科普项目于2022年4月23日成立,在至今近两年的时间里,有21位院士、182位知名科学家和学者,为2亿+公众导读了100部经典名作。吴国盛认为,这样的大规模的科学家公益导读项目,“在中国,还是第一次”。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先生曾为项目发声,“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创举。”

 

清华大学教授鲁白

高山科学经典第100期,由鲁白教授导读贾德森的著作《创世纪的第八天》。鲁白教授表示,《创世纪的第八天》讲的是生命科学领域最伟大、最激动人心的一段辉煌历史,上世纪50到60年代,一批非常出色的科学家共同致力于探索,直接导致了一系列的重大科学发现,从此促成了分子生物学的诞生。鲁白教授认为,导读讲的不仅仅是知识,也不仅仅是知识发现背后的故事,更不仅仅是它在当时的意义。所以在导读环节中,除了分享分子生物学诞生的历史,鲁白教授更是将思考落脚到“我们今天读这本书有什么现实意义?”、“真正伟大的科学是如何做出了的”这样的问题上。

节目最后,赞助本次100期庆典活动的天桥脑科学研究院学术会议总监(中国)耿海洋博士为在场近200人介绍了全球最大的私人脑科学研究机构之一的天桥脑科学研究院的基本情况,包括研究院的生态、前沿实验室、数据支持计划、科学媒体、学术会议、科普行动等。他介绍,研究院重点关注AI+脑科学,尤其是AI+精神健康和AI+健康老龄化,期待与中国的科学家、临床医生进一步合作。

 

关于TCCI

天桥脑科学研究院(Tianqiao and  Chrissy Chen Institute, TCCl)是由陈天桥、雒芊芊夫妇出资10亿美元创建的全球最大私人脑科学研究机构之一,总部设在美国。

TCCI与华山医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设立了应用神经技术前沿实验室、人工智能与精神健康前沿实验室;与加州理工学院合作成立了TCCI加州理工神经科学研究院。

TCCI建成了支持脑科学研究的生态系统,项目遍布欧美、亚洲和大洋洲,包括学术会议和交流、夏校培训、AI加速发展大奖、科研型临床医生奖励计划、特殊病例社区、中文媒体追问等。

 

26

2024-03

继两周前宣布在“AI+脑科学”领域追加10亿元投入后,天桥脑科学研究院(Tianqiao & Chrissy Chen Institute,TCCI )又将橄榄枝抛向高校学子。

7月18日,TCCI宣布启动“AI for Brain Science”全球高校巡回赛,首站落地上海同济大学。该站比赛为期两个月,围绕AI赋能脑科学创意赛、基于机器视觉的胶质细胞识别赛和脑机接口专业赛,面向同济大学本科、硕博在读学生开放。比赛设置30万元奖金池,优秀个人或团队还有机会前往TCCI在海内外举办的“AI+脑科学”夏校进修。

据介绍,后几站赛事已确定落户多所海内外知名高校,模式开放灵活,各承办高校围绕“AI+脑科学”主题,结合自身特色和优势资源自主设置赛题。该赛事持续面向全球范围内感兴趣的高校、学术组织、社团等开放合作。

 

 

该赛事得到了云计算上市企业“优刻得”和科技媒体“钛媒体”全程支持。首站由TCCI与同济大学合办,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承办,同济大学医学院、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协办。在启动仪式上,著名科幻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科幻文学委员会副主任陈楸帆与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齐鹏展开“大咖对谈”,共话科幻经典中的AI与大脑及其对现代科技的启示。

TCCI高校巡回赛负责人曹威介绍,围绕“AI+脑科学”战略,TCCI已经构建起了包括前沿实验室、会议、夏校、媒体、基石合作伙伴在内的布局。高校挑战赛作为“AI+脑科学”生态中的新成员,旨在充分调动青年学子的创新力量,走出跨领域人才培养的“最先一公里”。

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周俊鹤介绍,该校是全国首批获得“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建设资格的高校。本站比赛基于机器视觉的胶质细胞识别赛,用AI研究小胶质细胞及其介导的神经炎症,寻找研究阿尔兹海默症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脑机接口专业赛设置了脑机接口控制系统信号分析算法的任务,创意赛则旨在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新一代AI技术将深刻地推动学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包括脑科学在内的医学领域首当其冲,”优刻得董事长兼CEO季昕华说道,“云计算企业将为各领域的AI开发者提供稳定、安全、高性能的技术支持,加速AI云上创新。”钛媒体联合创始人刘湘明表示:“作为前沿技术的观察者和记录者,我们相信这次比赛将成为汇聚创新思维、加速科学研究的平台,并期待年轻的科研人才在AI的帮助下更踊跃地探索人工智能与脑科学的奥秘。”

 

关于TCCI

天桥脑科学研究院(Tianqiao and Chrissy Chen Institute,TCCI)是由陈天桥、雒芊芊夫妇私人出资10亿美元创建的,旨在聚焦AI+脑科学,支持、推进全球范围内脑科学研究,造福全人类,目前已经成为知名的支持人类脑科学研究的科研机构。

TCCI一期投入5亿元人民币支持中国的脑科学研究,与上海周良辅医学发展基金会合作成立上海陈天桥脑健康研究所(又名TCCI转化中心),致力于提升脑健康和脑疾病治疗研究和成果转化。后又与华山医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等建立战略合作,设立了应用神经技术前沿实验室、人工智能与精神健康前沿实验室。在国际上,TCCI与加州理工学院合作成立TCCI加州理工研究院,设脑机接口、社交与决策神经科学、系统神经科学、分子与细胞神经科学、大脑成像、神经科学教育等多个中心,重点关注大脑基础研究。TCCI还在北美、亚洲、欧洲、大洋洲主办、资助了200多场高质量的学术会议。

 

18

2023-07

 

天桥脑科学研究院(TCCI)一直致力于通过支持全世界的高水平学术会议,推动脑科学领域的跨国界、跨学科交流。仅2022年,就在亚洲、北美、欧洲主办、资助了200多场学术会议,包括主办“面向大众的神经技术”国际论坛、“对话大脑”院士论坛系列、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脑机接口主题论坛,与Science杂志合作主办“神经调节与脑机接口”主题论坛,资助欧洲神经科学学会联盟年度论坛、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全国学术大会、国际认知计算神经科学大会、全球华人青年科学家认知论坛等。

为促进精神健康医学实践及研究的国际性学术交流,由天桥脑科学研究院人工智能和精神健康前沿实验室(上海精中)和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脑健康研究院共同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精神健康医学分会、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心理健康分会(筹)联合承办的首届国际论坛即将召开。

本论坛聚焦脑健康临床与基础研究前沿进展,讨论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脑机接口、数字治疗技术等基础及应用转化研究现状。

研讨会采用线上形式,主论坛将于2022年12月7日(周三)8:30-17:00召开,敬请关注。

 

 

主办方介绍

天桥脑科学研究院人工智能和精神健康前沿实验室(上海精中)是天桥脑科学研究院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合作建设的实验室,重点关注如何通过人工智能在精神心理健康领域的深入研究和转化应用,旨在建立个体行为和症状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精准映射大数据库,开展精神疾病评估和干预,以助提升民众心理健康水平。

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脑健康研究院是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设立的,主要面向全院基础科研资源整合、协调与服务的内设机构。研究院将整合科研基础设施、平台服务和科研技术资源,提升科研人力资源绩效,促进硬件设备和空间场所使用效率;增进科研团队间合作及学术交流以及寻求深入的外部科研合作。

 

06

2022-11

音乐可以使人受益,甚至可以缓解严重脑部疾病的症状。但基于音乐的干预措施效果究竟如何,个体之间存在很大差异。

神经科学和神经技术的最新成果表明,我们有可能利用神经技术为个人定制音乐,从而优化其治疗效果。我们将举办一系列研讨会聚焦这一新兴研究领域。

第一场会议将于北京时间11月29日8:00-16:30举行,围绕以下三个主题进行:“音乐与大脑的基础研究”“用于神经调节的音乐”以及“音乐疗法、音乐和精神健康”。

敬请关注!

29

2022-10

 

议介绍

由于人类大脑的复杂性,如果想要通过干预手段减轻大脑缺陷或是提高大脑功能,其方式必须是高度精确的。

现在,我们见证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涌现,它们将会推动该领域取得前所未有的进步。例如神经调节,它可以通过向大脑或身体中的指定位置传递电刺激或是化学药剂来改变神经活动。更令人兴奋的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正驱动着脑机接口领域的最新进展。

天桥脑科学研究院(Tianqiao & Chrissy Chen Institute, TCCI)与《科学》杂志将联合举办一场年度会议,聚焦前沿科研领域的最新突破,欢迎您的参与!

 

今年的会议即将于北京时间10月13-14日(U.S. Pacific Time:10月12-13日)举行,聚焦于过去几年取得重大进展的两个领域。会议第一天,我们将探讨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会议第二天,我们将持续密切关注有关脑机接口的话题。

本次会议后,追问团队将整理会议内容和回顾,并收集青年科学家们对主讲内容的进一步追问和讨论,敬请期待!

 

会议费用

1. 普通注册用户:$100(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报名)

2. 注册参加了9月7日Science网络研讨会的用户:$50(优惠码已发送至您注册网络研讨会的确认邮箱,请使用该优惠码进行报名)

3. 学生:免费,请将您的学生证照片发送至feedback@cheninstitute.org,我们将为您提供一个优惠码,可供您在报名时使用。

 

 

30

2022-08

 

当前,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在许多方面的应用都处于世界前列,逐步形成了包括人工智能根技术、基础软件和应用场景在内的相对完善的产业体系。但是也还面临诸多挑战,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根技术还相对落后。人工智能根技术若不能实现突破,我国在人工智能产业领域将难以与生态成熟、市场广阔、用户众多的少数先发国家竞争。

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在今年大会的技术创新板块,围绕“脑机接口”、“大规模预训练模型”、“高端智能芯片”、“无人系统”、“元宇宙”、“智能终端”、“算力”、“AI开发框架”、“AI for Science”、“金融科技”、“科技营销(智能推荐算法)”、“认知智能”、“软硬件协同”、“生成式人工智能”、“数据智能”、“学术专场”等16个标签方向展开设置,通过探讨顶层设计、构建生态体系、聚焦技术本质,全面探索人工智能最前沿技术方向,不断拓宽技术生态新疆域。本篇将重点为大家解读WAIC 2022脑·机智能融合-让大脑连接未来论坛,一起见证目前最热的硬核科技突破,共谋脑机接口技术未来。
WAIC 2022|脑·机智能融合-让大脑连接未来论坛

论坛名称:脑·机智能融合-让大脑连接未来论坛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承办单位:脑虎科技、天桥脑科学研究院(TCCI)

协办单位:中国神经科学学会、上海神经科学学会

时间:2022年9月2日 9:30-17:30

地点:上海世博中心·618会议室

领域:技术创新-脑机接口

扫描二维码在“苏格拉底实验室”观看直播

 

 

01 脑·机智能融合-让大脑连接未来论坛

脑机接口作为当前脑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最活跃的研究方向,是极具代表性的跨学科创新型技术,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脑机接口技术受到广泛关注,而且将会使人类步入人类智能与机器智能共融的时代。

 

脑机接口作为今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硬核”亮点之一,首次以主题论坛的形式重磅登陆。本次“脑·机智能融合-让大脑连接未来”的主题论坛由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组委会为指导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主办,上海脑虎科技有限公司、天桥脑科学研究院为承办单位,中国神经科学学会、上海神经科学学会为协办单位,当天下午还将设立“探索脑赛道”分论坛。

 

 

本次论坛将在现场进行跨学科、跨领域、跨国界的高端深入交流,激荡前沿智慧,凝聚顶尖科技力量,活动邀请了目前国内外在神经科学领域有深入研究和产业成果的嘉宾出席。神经科学家张旭院士,华山医院院长毛颖,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上海交大医疗机器人研究院院长杨广中,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院长胡海岚,TCCI应用神经技术前沿实验室主任Gerwin Schalk,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副所长、脑虎科技首席科学家陶虎,脑虎科技创始人、CEO彭雷共同出席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

 

 

02 首次发布自主知识产权的柔性脑机接口科技成果

在上午的主题论坛上,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将联合脑虎科技面向全球首次发布自主知识产权的柔性脑机接口科技成果,进一步引领并推动我国脑科学与智能科技的核心与关键技术,成为壮大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

脑虎团队开发的“微创植入式高通量柔性脑机接口”将来可应用于临床重大脑疾病诊治和脑功能探索,是解决渐冻症、高位截瘫、癫痫等重大脑疾病的重要手段

 

这是继2021年陶虎团队的“微创植入式高通量柔性脑机接口”获得WAIC最高奖项—SAIL奖(Superior AI Leader,卓越人工智能引领者)后第一次公开发布阶段性科技成果,值得期待。

 

 

03 圆桌论坛,探索脑赛道

下午,脑虎科技将携手天桥脑科学研究院(TCCI),用知识汇聚全球学者,鼓励学术交流分享,激发跨国界、跨学科观点碰撞,不断探索科学边界,持续推动科研创新。现场来自国内外知名学术界、科研院所、知名高校及科技企业的多位顶尖专家,将分享科研领域的学术认知,分享报告涉及脑神经领域、声光遗传技术、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多感知和智能神经调控技术、AI方向等多个议题。

演讲嘉宾来自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中科院空天院研究员蔡新霞教授、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王守岩、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生物医学工程系王辉亮教授、燧人医疗首席执行官蔡江、科大讯飞创始人胡郁。现场设置圆桌论坛,各位嘉宾将在各自的研究领域细谈脑机接口的行业挑战与机遇。

 

WAIC 2022
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2) 将于2022年9月1-3日在上海举办。大会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本届大会将通过“会展赛用才”五大板块、围绕“人类、科技、产业、城市、未来”五大元素,以“元宇宙”为切入点,深度演绎“智联世界,元生无界”这个主题。

 

27

2022-08

5月30日是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为了弘扬科学家精神,团结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厚植家国情怀、勇于创新争先,争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促进“中国脑计划”顺利实施。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党委于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前后,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线上学术专题研讨会,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线上交流平台,并献上诚挚节日祝福,增强科技工作者自豪感、获得感、认同感。

本届线上学术专题研讨会第二期将于2022年7月23日召开,由中国神经科学学会联合上海神经科学学会主办,活动主题为“铁代谢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进展”。该系列会议得到天桥脑科学研究院(TCCI)和其旗下全球在线脑科学家社区苏格拉底实验室(Socratic Lab)、追问媒体(Nextquestion)的特别支持。

参会者需注册相关信息后进入直播平台,欢迎评论留言提问题,与会议报告人进行学术交流。

欢迎扫码参与线上专题研讨会!

参会方式:

网页PC端:

https://www.socraticlab.com/s?AqBuQoLAx

手机端:海报扫码下载APP(不支持手机打开网页观看)

 

参会方式:

网页PC端:

https://socraticlab.com/user/account

手机端:海报扫码下载APP(不支持手机打开网页观看)

19

2022-07

TCCI-neurochat神聊2022将于6月10日召开,届时来自全球的从事认知科学研究的华人青年科学家将在线上带来精彩的学术交流。此次会议再次得到了天桥脑科学研究院(TCCI)的冠名赞助,以及研究院旗下的科学家社区苏格拉底实验室和媒体追问的特别支持。

 

 

 在2021年的TCCI-neurochat神聊全球华人青年科学家认知科学会议上,18位华人青年科学家与近三千名参会者在线交流探讨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反响热烈。
        会议主要组织者之一、上海交通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TCCI 研究员张洳源表示,2020年,受到疫情的影响,传统的线下学术交流被迫中断,本已经不多的青年科学家交流展示更是受到巨大影响。当时还在海外工作的他,和一批志同道合的华人科学家自发主办了这个会议,希望让全球认知、神经科学、心理学等相关领域的华人青年科学家在线神聊“理解人脑与外界的互动”。第一届会议得到了较好的反响,从去年第二届开始更是得到了TCCI的独家资助和支持,大家有信心把这个会议办成一个全球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华人青年科学家的不落幕的交流舞台。
        今年会议交流科学家包括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薛贵教授、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大脑与认知科学Duje Tadin 教授两位知名学者,更多唱主角的是青年科学家,如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吴争助理教授、美国西达赛奈医学中心付钟正博士、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心理与脑科学系马飞龙博士、浙江大学脑与脑机融合前沿科学中心贾珂研究员、法国CEA和INSERM联合脑成像研究中心NeuroSpin的朱棋研究员、德国维尔茨堡大学周雨青博士、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彭玉佳研究员、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曹淼博士、香港城市大学李吉星助理教授、爱荷华大学儿科-精神系蒋静助理教授。

 

 

会议议程

        十位横跨大洋彼岸的演讲者将从神经元到神经环路,从模式动物到社会群体,从语言到交互,从计算建模到精神病理等等角度,给大家带来神经科学的最前沿成果。6月10日、11日,欢迎各位同道齐聚线上会议室,共同参与这场精彩的学术探讨大会。

 

参会方式:

  • 网页PC端:

https://socraticlab.com/webinar/3a042b6e-e64a-1262-dcc5-d79e5b332967

  • 手机端: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 Socraticlab (不支持手机打开网页观看)

 

    2016年,天桥脑科学研究院(简称TCCI)发起10亿美元资助全球脑科学的项目,先后宣布了对美国加州理工学院1亿美元基础研究,以及在中国5亿元人民币的脑科学临床研究的资助。在中国,TCCI与基石合作伙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和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分别合作建立了的应用神经技术前沿实验室和人工智能与精神健康前沿实验室。
        以促进科学界的交流和协作为己任,TCCI在全球持续支持了包括中国,欧洲,日本,美国等国家神经科学年会。2021年在重庆举行的中国最大规模的神经科学年会上,TCCI不仅继续赞助支持大会的主题发言,还首次在现场举办了TCCI专题学术论坛。除知名机构主办的大型会议外,青年科学家自发组织的学术会议也得到了TCCI的广泛支持。

 

08

2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