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科技未来产业论坛聚焦脑机接口,全球专家共话前沿技术 – 天桥脑科学研究院

天桥脑科学研究院

神经科技未来产业论坛聚焦脑机接口,全球专家共话前沿技术

5 月 9 日 -11 日,“2025 浦江创新论坛”第七届神经科技国际创新论坛在上海举行,由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调控基础与转化分会、天桥脑科学研究院(中国)和复旦大学计算神经科学与类脑智能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联合主办,复旦大学神经调控与脑机接口中心、上海临港司南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承办,闵行区科学技术委员会指导。

在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度融合的关键时期,如何突破神经调控与脑机接口领域的技术瓶颈,推动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高效转化,构建产学研医协同创新生态,共同应对脑疾病这一全球性健康挑战,已成为摆在科技界和医疗界面前的重要课题。

本届论坛以“创新驱动·跨界融合·赋能未来”为主题,汇聚了 10 余个国家和地区的顶尖学者、临床专家及产业领袖,其中包括英国皇家学会会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17 位国际知名外籍专家以及 70 余位国内科研及产业的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演讲嘉宾,以及 450 余名参会人员。大家围绕人类共同挑战展开对话交流,共同探讨神经调控与脑机接口领域的最新科研突破、临床转化应用及未来产业发展趋势。

会议采用多论坛并行模式,聚焦“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临床转化、产业应用”四大板块,设有神经科技未来产业主论坛、7 场专题平行 Workshop 及高端学术会议,全面覆盖神经调控与脑机接口领域的创新链条。

在神经科技未来产业论坛的圆桌环节,来自科技、转化、投资等领域的专家代表集中讨论了脑机接口技术的创新、应用挑战及未来方向,强调了科研与商业合作的重要性。各位产学研各界代表指出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显著进步,但成果转化面临激励机制缺失、专业经理人匮乏等问题。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教育、消费领域的潜力不可限量,科技创新前景十分乐观,他们呼吁加强跨学科合作和政策支持,以克服转化难题。

“超声神经调控:机制与应用”研讨会重点探讨了超声技术在神经调控中的机制研究,包括超声波对小鼠皮层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元钙动态的差异化调控、微泡振荡对运动皮层的生物效应,以及基于声学超表面的精准经颅聚焦技术;同时聚焦临床应用,涵盖帕金森病干预、脊髓损伤康复及超声与光遗传学融合的靶向治疗新策略,探索人工智能算法在优化神经刺激参数中的潜力;创新性提出声遗传学技术与超声参数优化方案,凸显跨学科研究对技术转化的推动作用。